女人久久,中文字幕久久久久,第一页在线,亚洲国产精品成人,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,涩涩999,亚洲毛片亚洲毛片亚洲毛片

銀行理財高收益漸失 來回倒騰需算細賬

2013-01-21 08:37    來源:東方財富網

  “尊敬的客戶,根據(jù)監(jiān)管政策要求,您需要進行風險測評,確定您的風險承受能力是否能購買理財類產品。”經常通過網上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白宇被告知,欲購買該行的理財產品,需重新進行包括家庭收入、預期回報等十五項測試。

  “怎么這么麻煩?以前可沒這么多事兒?!碑敯子钭稍冦y行客服時,被告知這是來自總行的最新規(guī)定,而且大部分商業(yè)銀行都推出了類似規(guī)定。

  銀行業(yè)內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,由于近日銀行理財產品市場“飛單門”、“兌付門”等各類風險事件接連發(fā)生,在監(jiān)管部門加強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監(jiān)管的同時,一場針對理財業(yè)務的風險自查行動正在全國各地銀行系統(tǒng)間悄然展開。

  網點設風險“預警”

  白宇明顯感到,近日去商業(yè)銀行網點咨詢銀行理財產品相關事宜時,工作人員的回復和解答比以往專業(yè)得多?!耙郧拔覀內プ稍?,理財經理就會直接推薦該買哪個,但是從來不會說更多細節(jié),甚至連保本不保本都說不清楚?!卑子畋硎?,自己在多家商業(yè)銀行購買過銀行理財產品,感覺大型商業(yè)銀行的理財經理比中小銀行的理財經理更專業(yè)。

  中國證券報記者走訪多家商業(yè)銀行網點時發(fā)現(xiàn),多家商業(yè)銀行將普及銀行理財產品信息的宣傳冊擺放在顯眼位置,并且反復向咨詢的客戶強調銀行自己發(fā)行的理財產品與代銷理財產品之間的區(qū)別。

  白宇在網上銀行做風險測試時還發(fā)現(xiàn),與以往的客戶風險能力測試相比,新測試明確指出“高回報附帶高風險”,且銀行非保本產品可能面臨本金虧損的風險,如設置了當投資理財產品價值出現(xiàn)負收益時,投資者的反應及可承受的價值波動幅度等問題。

  中國銀行北京市某網點的客戶經理對記者表示,“您在選購理財產品時,要看清楚到底是不是銀行自己發(fā)行的。一般而言,銀行自己發(fā)行的理財產品風險較低,而代銷的諸如信托類理財產品,其預期收益率較高,相應的風險也高得多?!边@位客戶經理坦言,自監(jiān)管部門要求銀行自查起,各家商業(yè)銀行都加強了對網點客戶經理的培訓,從基層開始設置風險“預警”。

  針對多家銀行代銷理財產品風波,銀監(jiān)會已在近期下發(fā)《關于銀行業(yè)金融機構代銷業(yè)務風險排查的通知》,要求各銀行加強內部管理,對本行代理銷售的第三方產品的業(yè)務流程進行全面排查。銀監(jiān)會主席尚福林在近日再次強調,2013年要嚴格監(jiān)管理財產品設計、銷售和資金投向,嚴禁未經授權銷售產品,嚴禁銷售私募股權基金產品,嚴禁誤導消費者購買,實行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分賬經營、分類管理。

  預期收益率走低

  “元旦假期前,我的客戶經理給我發(fā)短信,一款40多天的保本型產品,預期收益率能達到4.6%,可現(xiàn)在一下子跌到3.8%?!笨粗y行的通知短信,白宇感嘆道。

  而多家商業(yè)銀行的客戶經理也向記者證實,2012年,受央行降息和降準影響,人民幣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由年初的5.2%下降到11月的4.3%,直到2012年底才有所回穩(wěn)。不過,隨著2013年的到來,銀行資金壓力有所緩解,目前在售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出現(xiàn)下滑,以預期年化收益率3.5%至4%的產品為主。而2012年年底經常能看到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在5%以上的理財產品。

  “我們也沒有辦法,銀行自己發(fā)行的理財產品,大多數(shù)投資于銀行存款和國債,所以不可能做到那么高的預期收益率?!币晃淮笮蜕虡I(yè)銀行的理財經理如是說。她表示,如果投資者希望預期收益率高一點,可以選擇通過網上銀行購買該銀行推出的“夜市理財產品”,其預期收益率高于柜面和一般網銀理財產品,其幅度約為0.1個百分點。

  銀行業(yè)內人士預計,通常情況下,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有“年底比季底高,季底比月底高”的特點。隨著年終銀行考核壓力的緩解,新發(fā)售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必然有所下滑,預計未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仍舊會持續(xù)下行。

  “倒騰”需算細賬

  白宇發(fā)現(xiàn),與以往大力推薦理財產品不同的是,銀行客戶經理現(xiàn)在總是在第一時間告訴投資者,“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普遍高于同期存款利率,但絕對不同于存款?!?/font>

  資深理財經理介紹,理財產品的最低認購金額為5萬元,但由于理財產品投資的渠道和方向不同,產品的風險、收益水平以及認購起點也會不同,并且在購買理財產品后,客戶一般不能選擇提前終止,即無法像存款一樣可提前支取。因此購買理財產品前要根據(jù)個人情況,合理進行投資。

  銀行業(yè)內人士建議,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時,首先必須了解所投資的產品到底是銀行的理財產品,還是銀行代銷類產品。在投資理財產品前,一定要切實了解理財產品的具體投向。投資者要降低不切實際的高風險收益預期,不要參與不熟悉的投資產品,必須做到明明白白投資。

  此外,業(yè)內人士還提醒,有些像白宇一樣的普通投資者,熱衷于將資金在不同銀行的理財產品之間“來回倒騰”,期望能實現(xiàn)收益最大化,卻沒有考慮到其中的成本及銀行理財產品“真空期”帶來的損失。比如,雖然錢已劃入理財賬戶卻未起息,產品到期后收益仍未兌付,銀行理財產品前后“真空期”可能蠶食投資者的收益。鑒于不同銀行和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“真空期”不盡相同,投資者購買前需貨比三家。(陳瑩瑩)

責編:王金
0
我要評論
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
密碼 忘記密碼?

專題推薦

商學院第二期:品牌匯

品牌匯

如何理解品牌?企業(yè)為什么創(chuàng)立品牌?

共筑中原夢

共筑中原夢

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(xiàn)。